我们的人生总是环绕着许许多多的选择,
说我们是在选择中学习成长也不为过。
虽然无法选择父母和在怎么样的家庭出生,
但是自懂事以来,我们就得面对抉择。
很多人会说,我没得选择,父母要我这么做我也没办法。
有的!
你可以选择顺从,抑或不顺从。
当然,幼小的心不能分辨选择的对错,
只好依赖父母的指引和教导了。
长大后,我们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无奈很多时候,环境的不允许,父母的反对,朋友的压力,
造成我们不得不放弃梦想,跟着主流的脚步盲目。
在这个阶段,我们已经不能单纯地为自己设想了。
但,试想想,他们积极参与我们的思想过程,
左右我们的选择,
当我们做了抉择之后,他们拍拍屁股,置身事外,
而承担后果的是谁?
你和我。
不可否认,听取他人的意见,
让自己有更多的资料供与参考是好的。
可是要知道,最终的选择权还是落在我们手上。
我们要快乐地选择。
我们要选择快乐。
四年前,我面对事业上的一个重大抉择。
当时考量的因素很多,害我一直裹足不前,难以选择。
ORD or not to ORD。
(女生们应该对这词不甚了解吧,简单来说就是,
放弃公务员高薪的工作,去面对不知的未来,继续
容忍不被重视,可有可无的窘境。还是快乐地离开,
过得一天算一天。)
高薪和快乐,该选哪一个?
留下不快乐,离开会快乐。
最后,我选择了离开,
因为只要有喜乐,其他的都不必在乎了。
昔加莫之旅
奇梦之15
在看完老张寄来的信之后,我思绪紊乱,
既然他这几天是在研究他所说的结晶,
那为什么我们上他家却找不到他,
邻居也说好几天没看到他。
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的研究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
连门也不出,我们敲了这么久的门也没来应。
不论怎样,隔天我一定要在去拜访他一次,
也顺便问问这次的研究有什么结果。
翌日一大早,我约了小苇直接在老张那见面,
待我抵达时,她已经在等着了。
「怎样,他在家吗?」
我在远处就迫不及待问道。
小苇摇了摇头:
「我按了15分钟,没人应门。」
我拿出手机,拨了老张的号码,很快接通了,
电话铃声从门的另一端传出。
响了良久,没人接听。
「小苇,报警。」
不知道为什么,直觉性地,我感到事情不妙,
情况很可能不是我们所能预测或解决的。
报警是现在最理智也是最应该做的。
但我也没闲着,跟隔壁邻居说明了情况,
借来了一支螺丝起子,往门锁的部分一插,一扳,
木门应声而开。
所幸老张一直没有将铁门上锁的习惯,
是以我才能这么简单地就把门弄开了。
(为什么上一次来没想到这么做……?)
我一进门便直奔研究室叫道:
「老张,老张!」
他除了在研究室,不会在其它地方。
到了研究室,小苇也挂上电话跟了进来。
室内空无一人,只有几台仪器仍在操作着,
电线的另一端应该是接在人身体的某个部位,
而现在它们却是放置在空荡的试验椅上。
说是空荡也不尽然,因为那上面堆着细砂,
和一颗泛着漂亮蓝光,如乒乓球大小的物体。
一个看起来像是一颗结晶的物体。
我记得老张的信里提到一颗结晶,
会不会就是眼前的这颗?
我认为这颗结晶对整件事有极大的关联,
至少知道了它是「异梦人」风化后出现的,
也知道老张决定研究它的时候“失踪”的。
于是我便不假思索地把它放进口袋。
望着椅上的砂子,使我想起老张在信中描述,
「异梦人」风化的情景。
难道这些是「异梦人」的“遗体”?
如果是他,老张那时候应该把它处理了才对,
不可能留下这么一大堆的。
而且老张说要仔细研究这结晶的,
又怎么会置它于不顾呢?
莫非……眼前这堆砂是……
我竭力使自己不再想下去,
太多太多疑问了,现在除了这颗结晶,
我没有任何线索。
「异梦人」的而且确“消失”了,那老张呢?
我陷入了沉思,直到一只粗大的手掌往我肩头拍着。
警察到了。
「苇,你向他们说明来龙去脉……ok?」
我心里乱到了极点,真需要好好休息一下,整理思绪。
警察问了一些问题之后,取了指纹和那堆砂子便走了。
既然他这几天是在研究他所说的结晶,
那为什么我们上他家却找不到他,
邻居也说好几天没看到他。
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的研究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
连门也不出,我们敲了这么久的门也没来应。
不论怎样,隔天我一定要在去拜访他一次,
也顺便问问这次的研究有什么结果。
翌日一大早,我约了小苇直接在老张那见面,
待我抵达时,她已经在等着了。
「怎样,他在家吗?」
我在远处就迫不及待问道。
小苇摇了摇头:
「我按了15分钟,没人应门。」
我拿出手机,拨了老张的号码,很快接通了,
电话铃声从门的另一端传出。
响了良久,没人接听。
「小苇,报警。」
不知道为什么,直觉性地,我感到事情不妙,
情况很可能不是我们所能预测或解决的。
报警是现在最理智也是最应该做的。
但我也没闲着,跟隔壁邻居说明了情况,
借来了一支螺丝起子,往门锁的部分一插,一扳,
木门应声而开。
所幸老张一直没有将铁门上锁的习惯,
是以我才能这么简单地就把门弄开了。
(为什么上一次来没想到这么做……?)
我一进门便直奔研究室叫道:
「老张,老张!」
他除了在研究室,不会在其它地方。
到了研究室,小苇也挂上电话跟了进来。
室内空无一人,只有几台仪器仍在操作着,
电线的另一端应该是接在人身体的某个部位,
而现在它们却是放置在空荡的试验椅上。
说是空荡也不尽然,因为那上面堆着细砂,
和一颗泛着漂亮蓝光,如乒乓球大小的物体。
一个看起来像是一颗结晶的物体。
我记得老张的信里提到一颗结晶,
会不会就是眼前的这颗?
我认为这颗结晶对整件事有极大的关联,
至少知道了它是「异梦人」风化后出现的,
也知道老张决定研究它的时候“失踪”的。
于是我便不假思索地把它放进口袋。
望着椅上的砂子,使我想起老张在信中描述,
「异梦人」风化的情景。
难道这些是「异梦人」的“遗体”?
如果是他,老张那时候应该把它处理了才对,
不可能留下这么一大堆的。
而且老张说要仔细研究这结晶的,
又怎么会置它于不顾呢?
莫非……眼前这堆砂是……
我竭力使自己不再想下去,
太多太多疑问了,现在除了这颗结晶,
我没有任何线索。
「异梦人」的而且确“消失”了,那老张呢?
我陷入了沉思,直到一只粗大的手掌往我肩头拍着。
警察到了。
「苇,你向他们说明来龙去脉……ok?」
我心里乱到了极点,真需要好好休息一下,整理思绪。
警察问了一些问题之后,取了指纹和那堆砂子便走了。
标签
奇梦
心酸100%
9点档在播着有关特殊教育和几个特别的孩子的剧集。
很高兴新加坡终于有比较写实的节目,
特别是最近,此类的节目是越来越多。
这绝对是件好事,
至少让公众对自闭症和其它先天性缺陷有一点点的概念。
给新传媒记上一功!
然而今天开会时,听到了令人心酸的事情。
由于近日来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的孩童与日俱增,
以致更多的EIPIC 中心应运而生。
(Early Intervention Program for Infants & young Children)
那理所当然地,这些中心都归MCYS所管,
自然经费大部分也是MCYS提供。
必然,钱,不会白给你。
他们有几个条件,达到他们所列出的条件之后,才会有经费。
条件之一:每年的家长问卷调查满意度要在50%以上。
50%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见得。
我们中心每年都在90%以上。
这90%包括了家长父母对我们所提供的课程内容,
老师的专业态度等等的满意度的评价。
目前为止我们是一直维持着高水平的服务素质。
其它的中心大概都在60%到80%之间。
就有人说:为什么要把自己搞到这么辛苦?
反正50%就可以得到经费了。(?!?!)
我听了很想送那个人一大包的粗语。
经费,孩子,职业道德,专业素质。
我觉得自己应该知道哪一个是最重要的。
在有限的资源,有限的空间里,
要把所有都做到最好固然困难,
可是也不能本末倒置吧。
调查卷的结果很多时候直接反应了一间中心的服务素质。
虽然50%可以得到所需的资金,
但是如果因而降低了素质,受最大影响的是孩子不是吗?
有些中心为了满足另一个条件而招收了很多孩子,
导致老师对学生的比例形成1:4, 1:6或1:8的局面。
当然,这是得到经费的条件之一。
可是,试想想,一位老师对8……不,4 位像“欢欢”,
甚至比她还要严重的(在我们中心,这样的孩子不下与10个),
怎么教?
怎么教得好?
问题不是在孩子,也不是老师身上。
而是像他们这类的孩子,首先最需要的是1对1的教育,
当他们把基础打好之后,才能考虑让他们接触更多的外人。
我想,做任何事都一样,要嘛就做足100%,不然就干脆别做。
当然我们需要面对现实,不是什么事都能尽如人意。
目标100%,最后的成绩不尽理想,那就算了。
至少,努力过。
但是一个特教中心,如果安于60%,
那真的会令人感到心酸。
很高兴新加坡终于有比较写实的节目,
特别是最近,此类的节目是越来越多。
这绝对是件好事,
至少让公众对自闭症和其它先天性缺陷有一点点的概念。
给新传媒记上一功!
然而今天开会时,听到了令人心酸的事情。
由于近日来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的孩童与日俱增,
以致更多的EIPIC 中心应运而生。
(Early Intervention Program for Infants & young Children)
那理所当然地,这些中心都归MCYS所管,
自然经费大部分也是MCYS提供。
必然,钱,不会白给你。
他们有几个条件,达到他们所列出的条件之后,才会有经费。
条件之一:每年的家长问卷调查满意度要在50%以上。
50%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见得。
我们中心每年都在90%以上。
这90%包括了家长父母对我们所提供的课程内容,
老师的专业态度等等的满意度的评价。
目前为止我们是一直维持着高水平的服务素质。
其它的中心大概都在60%到80%之间。
就有人说:为什么要把自己搞到这么辛苦?
反正50%就可以得到经费了。(?!?!)
我听了很想送那个人一大包的粗语。
经费,孩子,职业道德,专业素质。
我觉得自己应该知道哪一个是最重要的。
在有限的资源,有限的空间里,
要把所有都做到最好固然困难,
可是也不能本末倒置吧。
调查卷的结果很多时候直接反应了一间中心的服务素质。
虽然50%可以得到所需的资金,
但是如果因而降低了素质,受最大影响的是孩子不是吗?
有些中心为了满足另一个条件而招收了很多孩子,
导致老师对学生的比例形成1:4, 1:6或1:8的局面。
当然,这是得到经费的条件之一。
可是,试想想,一位老师对8……不,4 位像“欢欢”,
甚至比她还要严重的(在我们中心,这样的孩子不下与10个),
怎么教?
怎么教得好?
问题不是在孩子,也不是老师身上。
而是像他们这类的孩子,首先最需要的是1对1的教育,
当他们把基础打好之后,才能考虑让他们接触更多的外人。
我想,做任何事都一样,要嘛就做足100%,不然就干脆别做。
当然我们需要面对现实,不是什么事都能尽如人意。
目标100%,最后的成绩不尽理想,那就算了。
至少,努力过。
但是一个特教中心,如果安于60%,
那真的会令人感到心酸。
标签
家宝。谈
Mr Bean 娃娃
今天在Lakeside的Mr Bean看见几个可爱的豆娃娃。
细看之下才知道原来Mr Bean在帮Pathlight School (星光学校)筹款。
Pathlight School是一间为自闭儿提供正统教育的特别学校。
有关该校的资料可以在在这找到:www.pathlight.org.sg
每只娃娃的售价是S$3,一半将会捐给Pathlight作为建校的费用。
标签
家宝。谈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