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就是想玩

试图帮学生设计温习的时间表,
发现他除了周末,几乎没什么时间出去玩。
也许有家长会说,
“小孩子,玩这么多做什么?!有时间就读书啦!”
可是,如果不趁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玩,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突然觉得现在的孩子真的很可怜。
学校的功课多到恐怖,
课后还要补习,
补习老师又有功课,
再加上课外活动,
小小身躯,怎么受得了?

不知道为什么,
一个气压锅浮现脑海。
你煮得越久,里面的食物就越热,
食物越热,压力也越大。
处理不当的话,
会有爆炸的可能。
最近这么多的学校暴力事件,
会不会也跟这个“锅子”扯上一点关系呢?

每个人都曾是小孩。
我自己是个好玩的小孩。
我不喜欢做功课,
成天就想出去玩。
当时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做功课,
为什么要读书,
我的生命里只有玩耍,玩耍,玩耍。
长大以后,
才发觉自己原来失去了这么多学习的机会。
靠着自己的小聪明,考进了名校。
可是根基不好,除了华文,其他的科目一塌糊涂。
如果小时候肯花多点时间学习英文,科学,
也许未来就不一样了。

不少人跟我一样,对以前的不努力感到遗憾。
或者很多人明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
所以竭力不让下一代犯同样的错,
导致加在孩子身上的压力,期望,越来越大。
这不能说父母不对,
我觉得应该适可而止。
很多孩子是要推一下才会走一步,
推得太多或太用力,
当心他们会报复。
而报复的方法离不开叛逆,自残等行为表现。

父母,教师施加压力的同时,
也要尊重他们身为小孩子的权利,
那就是玩乐。

自杀

朋友的朋友企图自杀。

是什么样的教育,
让这样稚嫩的少年人萌起自杀的念头?
是什么样的媒体渲染,
让入世还未深的孩子就懂得什么是自杀?

朋友问我,
他为什么要自杀?
当然,一个人要自杀,
最终的“理由”是活着比死了更痛苦,
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我不想让她这么早就接触这种复杂的世界,
于是我回答:
“maybe he couldn't straighten things out”
我也不知道这么回答对不对,
但这已经是我能想到最好的答案了。
我只希望她不要胡思乱想,
能找个人给她正确的引导。
她是个聪明的孩子,
求天父看守她,不让她受到任何伤害。

顺带一提,
企图自杀在本地是犯法的,
自杀的人也上不了天堂。

暴风过后

昨天晚上风萧萧。
难得一见的狂风把家里不能飞的东西都吹飞了。
风从屋外飙进来,
兜了一圈又急急忙忙窜出去,
闭着的窗也被敲开。
正要把窗关上,
一阵劲风差点让我被突然关上的窗沿夹着。

就好比感情。
原本紧闭着的心,
被突如其来的,猛烈的风势打开。
那有如飓风般的爱情,
在毫无预警,毫无防备下突袭着平静的心。
招架不了,也抵抗不了。
但一不小心,会伤到自己。

狂风,
来得快,去得也不慢。
夹带着雨水的风,
给酷热的天气带来凉意。
暴风过后,又是一个晴天。

付出=报偿?

付出的一定要得到相对的回报吗?

男女之间,情侣之间,夫妻之间,
一方付出,是不是应该要求对方付出的一样多呢?
“要求”可以换个说法,
比如“期望”。
一方付出,是不是应该期望对方付出的一样多呢?

或许,这个问题根本上的错误是:
在情爱中,付出就要有回报吗?
有没有一对恋人,所付出的是同样多的呢?
我想,一定是有的收得多些,有的付得多些。
爱情,不是一笔生意,也不是买卖。
生意,讲求的是付出少,得到的利润多。
买卖,说的是得到的物品或服务得和付出的成正比。

人性自私,
自己永远不可以吃亏,
绝对不能掏空自己,便宜了别人。

我们是人,所以我们自私。
我们自私,所以我们是人。

我们需要保护自己,
自己没照顾好的情况下,
如何付出?
就好像身上一分钱也没有,
如何施舍路边乞讨的人?
要出必要有入,
有入才能出。
感情如要付出,一定要有所回收,
这样才能继续付出。
是这样……吗?

现今,一味付出感情,不奢望报偿的人被称为愚笨。
不能否认确实有这样的人,
但能有几个?

*****************************************
这个星期得知了一些想象不到的事情。
情绪在欢喜和悲切之间徘徊。
而令人欢喜雀跃的是老婆的艺坊开幕了

渴望称赞

『老师,我知道马萨诸塞洲是什么!』


「是吗?说来听听。」


『应该是Massachutes!唔……好像是啦……』


「我们比赛看谁先找到它的英文名字好了。」


……


「是Massachusetts。」


『嘿嘿……我很久以前看过这个名字,

可是忘记了。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想起来。

啊,至少我没有说Mississippi嘞。』


「说这么多,是不是想我称赞你啊?」


『称赞我,快点!哈哈哈。』


她眼中突然闪过一丝忧伤,然后轻轻说道:
『反正没有人会称赞我的……』

给老公的信

我还记得,
当你知道我怀了孩子的时候,
你脸上那藏不住的喜悦表情。

我还记得,
你手上拿着那张写满好学校的纸条,
笑着对我说:“以后可以参考”。

我还记得,
你东奔西跑,
看了一间又一间的示范组屋,
因为你想住靠近你最喜欢的一间小学。

亲爱的,对不起,
你也许得另外找一批学校了,
一批特别学校……

亲爱的,对不起,
我们也许不能搬家了,
因为孩子可能不会喜欢这种改变。

亲爱的,对不起,
我们也许买不起你梦寐的屋子了。

亲爱的,对不起……

一位自闭孩童的妈妈写给她丈夫的剖白。
经过允许,她让我把内容翻成中文。

撒尿的小男孩

今天跟学生讲解一篇叫《撒尿的小男孩》的理解问答。
回家途中看到活生生的撒尿小男孩。 = =
霎那间,我脑袋响起了两把声音。

「爹地,为什么我可以随便找个花丛就小便?
我不用去厕所吗?」

『不用啦!你还小,没关系的!』

「为什么小孩子就没关系呢?」

『因为你的……小,没人会注意的啦!』

「那爹地你也可以在花丛里小便咯?」

『什么?!我得上厕所哦。
因为大人不可以到处小便的。』

「那小孩子就可以吗?」

『……』

「那我什么时候才需要上厕所?」

『等你长大后咯。』

「是不是要等到跟爹地的一样大?」

『你快点啦!!!这么啰嗦干嘛??!!』

观点

同样一件事情,
对不同的人来说具有不同的意义,
不同的人也会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样的事。
性格不同的人,
对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有迥然的反应,
若我们不能了解这个差异,
人就会有很多纷争,
而多数纷争本是因为误会而来。
一件对我来说最普通不过的事情,
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可是对另一个人来说也许是大大的禁忌,
万万说不得,做不得的。


人性偏向自私,
很多时候都是觉得自己一定对,
别人一定是错。
其实对错本就没绝对,
只是看个人如何去看待,如何去接受。
可是很多人并不能看透这点,
很多人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设想,
这是生命的悲哀。


最近做了一个小实验。
我分别对两个学生唱出一首广告歌:
“叭啦叭叭叭~~!
她们的反应不一,
却清楚地反映出各自的性格,
十分有趣。



一个接着唱下去。
她也是互动最好的一个学生。

另一个则指出我唱的是什么广告词。
她是那种会在你说完笑话之后跟你分析笑话为什么好笑的人。